如果要讲“变革”的故事,梓杰无疑是一个贴切的采访对象。这个1983年出生的“大男孩”总是在和命运掰腕子,从建筑工地的工人、健身教练、到央企铁饭碗,又转身走进拍卖公司,以“白丁”的姿态服务VIP客户,现在独立运营两家当代艺术机构。他身上有让人费解的选择和“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简单直接。

1.jpg

梓杰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F·SPACE联合创始人

草根出身的梓杰,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基层做到央企的中层领导,但当稳定和舒适的生活图景铺陈在梓杰眼前,梓杰却开始对柴米油盐以外的艺术世界开始好奇。看展览,看拍卖,和艺术工作者交朋友…….比起央企里“一眼看到退休”的安稳,他更向往热气腾腾、真实粗犷的生活。就这样,梓杰砸掉了铁饭碗,以“白丁身份“加入拍卖公司,一步步开始了自讨“苦”吃的艺术从业之路……2016年4月,梓杰在花场艺术区创立梓杰当代艺术中心,同年9月在寸土寸金的工体联合创办了全新当代艺术跨界平台F·SPACE,也是国内唯一营业到凌晨的画廊。

2.jpg

与驻华武官团们

 不懈的动力,艺术是人类所能做的最善意的事情

从建筑工人到画廊主,这绝非寻常之事。更难能可贵的还在于,独立运营两个当代艺术机构,对艺术理论体系和综合实力都是很大的挑战。梓杰从接触艺术品开始就不间断的为自己做“能量补给”。几年下来,他的专业程度得到业内的普遍赞誉,无论鉴赏作品、和艺术家沟通,还是服务藏家,梓杰都处理的得心应手,让人信任又舒服。尽管辛苦,梓杰却很享受,他说“辛苦并安心的感觉就是我这个阶段最对的感觉。“

3.jpg

梓杰当代艺术中心实景图

2017年梓杰和他的团队做了6场展览,从宇宙洪荒到文人雅趣,从德国表现主义到传统缂丝工艺,从艺术家个展到爆改三里屯酒吧做成北京首家“夜场画廊”,梓杰一旦“干起活来”就像一台永动机,这动力来自他对艺术的理解:我相信艺术是人类对同类所能做的最善意的事情,我想把这件最善意的事推动起来,把艺术推介给更多人。

4.jpg

F·SPACE 画廊实景图

 4月22梓杰在F·SPACE为留德艺术家陈欣举办了一场展览“气格”。这个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近年的创作风格演变和不断拓展的表达疆界。展出作品涵盖架上绘画、数字作品;折扇、团扇、缂丝综合材料,并跨界联合法国奢侈家具品牌罗奇堡Roche Bobois,形成一场借古开今、汇通东西的独特展览。

2017年7月2日,在F·SPACE推出优秀青年艺术家秦铃森的全新个展《类固醇的拟人化》,展出了秦铃森三十多幅作品,其作品的推进思索了是什么催生了观察这个世界的推动力。

5.jpg

梓杰与艺术家秦铃森在展览开幕现场

一年做6场专业展览,还是在人潮涌动,昼夜不息的工体,梓杰最大的体会是累,最大的收获是让更多人接近艺术,以放松的姿态,毫无戒备的观看艺术家的创作。其中有人第一次收藏了艺术品,有人第一次了解艺术和生活原来如此接近,有人第一次加了艺术家的微信……所有细节都验证着梓杰让艺术接驳生活的设想,他说“艺术像一只美丽的蝴蝶,我是被蝴蝶勾上高山的男孩。因为艺术打开了眼界,相信山上的风景值得更多人去欣赏。”

6.jpg

与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先生及藏家朋友

一年参加三大博览会,自讨苦吃,乐此不疲

 2017年,梓杰过得很忙,不但亲力亲为办了6个展览、还先后参加了艺术北京、CIGE画廊博览会、上海ART021这三个国内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还在自己的跨界空间F·SPACE承办了艺术北京的官方酒会。一年三场艺博会,不仅带来了优秀的销售业绩也为积攒了肯定的回声。

 梓杰认为艺术博览会的真正价值在于把很多有资本、有眼光的藏家带入了当代艺术收藏领域,并通过各个参展画廊的优质服务和品味完成了当代艺术对当代生活的融合、介入。每一次参展,梓杰和他的团队都对展览概念、作品挑选、展陈布置、灯光音响、嘉宾邀约、甚至香槟红酒的选择细致把关,把最好的作品和状态呈现出来。

7.jpg

F·SPACE在ART021艺博会上的展位

不是一定要得到回报才有意义

作为艺术机构负责人,梓杰习惯性地关注年轻艺术家,他尤其欣赏那些不拘一格表达自己艺术思想的年轻人。2017年的央美毕业展上,梓杰“相中”了几位年轻艺术家。这是梓杰第五年到央美毕业展上寻找作品和人才。他说“每年的本科毕业展、研究生毕业展、博士生毕业展我都会第一时间来看。央美的毕业展做的很用心,毕业作品也比较有代表性。我近年收藏和合作的作品以架上为主,这部分的作品和艺术家我会特别留意。比如今年毕业的秦铃森,他的作品特别有一种”生猛“的气力,再细看又发觉其中不乏严谨的逻辑,甚至反映出艺术家深邃的哲学思考。我喜欢这样的年轻艺术家,宇宙洪荒和芥子须弥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被赋予了新的体验。

18.jpg

秦铃森所观察、关注问题的丰富多样,作品中承载着大量文化信息的符号,画面和装置中杂糅而成的信息都在不断指向着与历史交织纵横的当下,现实意义在这一语境中犹如悲剧性的类宗教启示录。梓杰对秦铃森的创造力和与众不同表达方式非常有信心,对艺术家的投入和扶持也毫不迟疑。毕业展一结束,就开始了和艺术家的紧密沟通,率先购藏艺术家作品支持艺术家,之后,为了保证艺术家能顺利无忧的创作,梓杰敢为人先的扶持秦铃森在艺术园区租下创作工作室,之后7月秦铃森的全新个展《类固醇的拟人化》在F·SPACE开幕,再之后梓杰又为秦铃森赞助在798陌上画廊【1229】的全新个展,全力推介艺术家的作品在更多空间展出,获得更多收藏和欣赏的机会。

9.jpg

年轻艺术家面对社会和市场的难度比较大,梓杰就为他们筹措资金、举办展览、推介作品、通过自己的微信平台和人脉传播这些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思想。除了稳定合作的秦铃森,梓杰还身体力行的鼓励戴陈连、刘锦涛、高远、徐帅、赵煦、丘山等年轻艺术家们完成创作,并把作品带到更广阔的舞台。

运作新锐艺术家的周期长,先期投入的比例也更大,梓杰却有另外一盘帐:“作为未来艺术市场的生力军,应该是有独立思想,有冲劲的年轻人,我喜欢和他们一起探索,这个过程也让我培养出一种眼光,看到很多东西可以单纯因为存在而美丽,不是一定要得到回报才有意义。“

世上没有陌生人,只有未相识的朋友

独立经营画廊两年来,梓杰热情仗义的性格,给他带来了更好的人脉资源。梓杰说:“艺术品经纪人是与人打交道的行当,洞察人内心世界的秘密是要先认识自己。”梓杰是天生善于社交的类型,身兼MBA的副班长的他,平时为班上操办的大小事务、商机接洽也很多。这些繁杂的工作,梓杰都当作试炼,通过跟不同的人、事碰撞,更好的认识自己。问到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他说:“我属于无目的社交,只要能做的不问前程都用心做好,跟谁都不隔心。“

10.jpg

14.jpg

梓杰与圈内好友合影

不仅对朋友,对事业和行业,梓杰也保持着同样的心态,所以不难理解他还做了一些看起来和艺术没关系的事。比如赞助外国驻华武官团年度慈善盛宴,现场捐赠艺术家作品,并将拍卖善款捐助给全数捐献给北京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支持中国残疾人慈善事业。再比如赞助文芳高尔夫月例赛。梓杰喜欢诗人叶芝的名句:“There are no strangers here,only friends youhaven't yet met”(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没认识的朋友。) 对人性的了解和好的处事方式,为梓杰赢得了机会,赢得了信任,赢得更好舞台的入场券。

最好的“赢”,是拿得起,也放的下

梓杰坦言忙起来以后越发觉得日子如手中的细沙,流转的越来越快,父母亲人也会不可逆转的弥散在浩荡的岁月中。这两年,梓杰每2个月就回到山东老家看望父母,带他们旅行,带他们到自己的工作室和艺术空间,尽量让年迈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了解这个时代。他说,现在在花厂艺术区的艺术家都知道,每逢年节,梓杰就回老家了,这样的行动也多少感染着周边的人。即便不能回到父母身边,一通电话,一个视频,一声问候,都是发自内心的亲情。“人生能把握的东西非常有限,生死以外,都是小事。浮生一切都被框做一副画,它就在那儿。我们能给父母的太少。”

17.jpg

 敢想敢干的梓杰在冰冻的季节已经谋划着新一年的萌动。2018,他还将开启更多元的艺术跨界合作,把艺术品消费升级落到实处。

“毛大庆在17年底说:社群,是这个时代最高段位的思维方式。“梓杰说。“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我现在的思考和做法也是基于此,所以吸引到高端商业地产投来橄榄枝。这种思维方向的契合,会减少艺术和商业对接的摩擦,提高审美和商业价值转换的效率。”常常不走寻常路的梓杰,2018年将对艺术与商业跨界做出新的探索,这里面有广阔的前景,也有未知的风险。对此,梓杰说:“我认为最好的赢,是拿得起也放得下。“于是,我们在相对封闭的艺术领域里,看到一个不走寻常路有的经营者;看到一个打破画廊的“白盒子形态”创造出一个集当代艺术画廊、高端鸡尾酒Lounge、露台Bar的全新当代艺术跨界平台的变局者;看到把展览开到别墅里去的跨界玩家;看到把艺术北京酒会搬到就把露台上去的Bad boy,看到布展销售都亲自上阵的热血男子……梓杰说:”如果一个人追求的”赢“是超越自己。是拿得起,也放得下,这种赢是应该执着的。“

16.jpg

Tags: 《尚流Tatler》, Generation T, Gen T, 孙梓杰